内摄是如何让人不放过自己的?
在我的咨询案例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孩子,他们学习一向不错,偶尔考砸了,成绩下滑了,他们就可能出现这样、那样的一些问题。在他们的意识层面知道考不好没事,爸爸妈妈也说我们不要求ta考多好或者我们对ta的学习成绩没有要求,可是孩子还会陷在考不好或者成绩下滑的纠结与痛苦中,有时候还认为这不是学习成绩导致的,那这到底是肿么回事呢?
心理学上有个内摄的防御机制:
内摄者从另一个体(也就是被内摄者)身上吸纳一种感受、想法、部分自我或者客体。内摄可能是形成对外界认知的一种简单方式,也可能是自我或者超我中形成内在客体构造的之一步。内摄者认同了所内摄的内容,从而自我与从被内摄者身上吸纳部分更相像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,最有可能的被内摄者是父母中的某一方。被吸纳的部分可能是内摄者深爱的、害怕的或相竞争的部分,它可能因对另一个人的感受而精确,或扭曲。这个内摄将和其他内摄形成一个合金,一个新的内在客体。这个客体与与自我紧密相连,结果会与被内摄者身上的外在客体更像,或者反抗它。
内摄性认同的目的是:与被内摄者保持连结;比如因为丧失了一段关系而创造另一段新关系;占有一些自己羡慕或者嫉妒的好特点;保护另一个人免受坏东西的污染;或者替代从而变成另一个人。
上面的文字有些拗口,大致意思是父母的一些感受、想法、认知,甚至爱恨情仇都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,这种影响是深入骨髓的,是非常难以改变的,就如我经常遇到的案例。当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时候,父母开始放弃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,说只要孩子健康就好,岂不知这种内摄机制已经让孩子把你们对孩子的期待深入ta的骨髓了,很难改变了。所以父母在孩子好的时候要清晰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ta的使命,要幸福美好的生活,自己先尽力活出来,而不能把这种期待给予孩子。否则自己不幸,也祸及他人。所以让自己活好,活出生命该有的样子是何等的重要啊。
投射性认同
当投射和内摄二者同时运行时,便合为投射性认同,所以既离不了投射,也缺不得内摄。如果只有投射,没有内摄,那只是一个人的独角戏;如果只有内摄,没有投射,那就是学习的过程。
比如,有的父母有时候看自己的孩子,会越看越像不顺眼,哪哪都不行,哪哪都是缺点。做事拖拉,磨蹭,干什么也跟你拧着来。孩子常常在父母一遍遍地催促中变得越来越拖拉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抛除孩子逆反的原因之外,便是孩子投射性认同了父母的想法。
其实,根本原因是父母把自己无法容忍自己的一些特点投射给了孩子,认为那些特点都是孩子的。于是他们便烦躁,焦虑,一遍遍地唠叨、催促孩子,认为孩子很拖拉,就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催促。孩子接收了这个投射以后,内摄为自己的,便认同了父母这样的看法,并随之用实际行动来证明:好吧,你们认为我是拖拖拉拉的,那我就是了。于是以后会变得更加拖拉、磨蹭,更加跟父母拧着来。
当然在这样的父母手里,如果孩子不接受父母的投射,孩子自己有很强大的内心,父母该怎么说,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、成长,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有父母说的那么糟,那么这些孩子也可能会成长得非常棒,因为这些孩子并没有与父母投射性认同。
当然也有很多父母是把自己正向的、阳光的想法投射给了孩子,认为孩子是可爱的,优秀的,努力的,他们不会过多地去干涉孩子的成长。孩子投射性认同了,所以这些孩子便非常自律,阳光,向上生长的力量很强大。
再比如,我们工作中会经常碰到这样的同事,他们可能与领导、与同事关系都不太好,总觉得别人老是看不起他。其实,是他自己不认可自己,看不起自己,把这种感受投射到了同事身上,便以为昰别人看不起他。
他这样看待身边同事,所以便带着情绪与别人打交道。当人们与带着情绪的他打交道时,会明显感受到他的不友好,于是久而久之,大家便真的对他敬而远之了,这就是投射性认同的结果了。
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,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,这都是与父母投射性认同的结果。
精神分析第五章初级防御过程02
一、极端退缩
我就是很典型的这种人格特质,母亲是火焰,父亲是海水,两种水火不容的思想在我身上矛盾冲突着。他们两个在意识层面不匹配,但是在人格层面是一样的。而且我还属于高铭感特质人群。
二、否认
三、全能控制
四、极端理想化和贬低
我确实存在理想化自己的母亲,希望她成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人,既然她认定了自己作为一个牺牲者出现——这是母亲的表层描述,那么你就牺牲到底把,去做那些熬时间的事情,而我可以坐享其成,因为我的优点是思考人生。
这是这么幼稚而分裂的想法啊。思考人生,很多人都有这种需求,可是也不能单独去思考;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应该努力奋斗去养活自己,勇敢去追求自己想去做的事。
仔细想起来,这么多年一直在与母亲的互动中纠缠。真是越缺乏独立,依赖感越强,便容易诱发理想化。
这也是我非常重要的功课之一。下一步要从觉察中逐渐减少偏见,减少依赖,相互平衡一下,而多沉淀自己,用行动夯实自己的心理的缝隙。
五、投射、内摄和投射性认同
例如,陷入爱河的人都十分善于用自己也 无法解释的方式洞察伴侣 的内心。我对此太有共鸣了,其实和小美谈恋爱那几年,很少的语言交流,基本都是非语言的肢体交流,靠直觉。原来这就是 投射 啊。
我最近对李老师的莫名其妙的攻击,就是这种投射的负面效应。但是我已经同学学习在逐渐克服,也有了勇气开始直面恐惧,得到了很大的释放,越来越自由了。
于谦说的对,只要沉下心来,每个人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。他说他看牛倒胃都能看三个小时。我也要怀着开放的心态,来看这个无比生机勃勃的世界。
最近我买了他一个课程,跑步的时候听,因为跑步的时候力量最足,听着听着得到了许多的释怀,慢慢的可以理解那些非常努力的人。
既然偏执型的人格气质不好更改,那么我就把这偏执型的特质用在学习上,用在事业上,非得在困境中有所突破,将这偏执力量用在自己身上,跟自己战斗。
甚至我改变了一个思维方式,一旦我遇到那种类型的不舒服,我不再逃避,我可以不崇拜,但是我必须得 了解他,尊重他,探索他,学习他,因为他的身上藏着我所不了解的自己 。这个转变太好玩了,力量还是那个力量,但是方向转了。
自己理解:
投射性认同,是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相同
内摄性认同,是认同别人的观点,并当成自己的
这一段有深深地共鸣,我在父亲的恐惧中——曾经一下子拿出白晃晃的刀子来,潜意识层面努力接纳父亲施虐的特性,这其中母亲也是助纣为虐的人,不断的控制自己的恐惧和痛苦。在潜意识里认可他,在意识层面否定他,造成了童年创伤的分裂感。
因为我跟母亲是共生关系,甚至被架在母亲“丈夫”的位置上,共同担当,我记得我都工作好多年了,回到老家要是看不到母亲,内心有种巨大的失落感。实际上我跟物理意义上的家,始终不曾产生过归属感。我总觉得有母亲的地方才有家。
自从4月1日有了“顿悟”的觉察,我跟父母已经有了清晰的边界,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负责,我不再去拯救父母亲,这种自由的感觉棒极了。
而今我又生出一种面对恐惧的勇气来,就是要跟生活死磕。特别是读了心经的感觉,更臣服了一些,我已经开始长出全新的自己。就是那个树瘤,正在雕刻成艺术品,他有了自己全新的价值。
这个哀伤写的太好了,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哀伤的。从来没有哀伤过,变成了自己不认识的人。我现在就是对着南希的文字,逐字逐句的梳理自己,与匍匐在自我身上的客体的灵魂逐渐分离。
我应该是很明显的抑郁特质。在此也要感谢我的发小潘同学,因为他提供了一个世外桃源让我的灵魂短暂的得以安息,很难想象如果一直活在那个无处躲藏的家庭里面,将是什么样的成长路径呢。
甚至我想到我的妹妹,可能女孩子有她的优势与特点,她并不怎么探索外面的世界,甚至考上大学,走上社会也是简单的工作生活、结婚生子,很早就能活在读书的世界里,获得某种灵魂的自洽。用妹妹的话说:“我是一个现实的人,必须时刻保持警醒要填饱肚子,时刻告诉自己前进前进,通过一个一个的前进弥补灵魂的空虚。”
而我似乎对这世界充满了好奇,有点儿理想主义者,也有点儿不负责任,我对这世界的贪婪是我想体验不同的生活,一直执念那种碰撞真实的质感,为此我碰的头破血流。
而在寻师交友方面,我确实一直都在寻找上帝——即所谓的大咖,盲目崇拜, 宁愿沦为大咖的奴隶,也不屈从魔鬼的统治; 但现在我的思维模式变了,我不再盲目去崇拜大咖,而是带着自己的觉察,什么事情自己下功夫去做,去体验,也不再盲目的跟魔鬼对抗,因为那魔鬼是我自己投射出来的,未必真是魔鬼。就像我父亲一样,我看到的他未必是真实的他;是被母亲不断扭曲下的父亲。
这本书太神奇了,对我的帮助太大了,每个章节都有巨大的收获,难道是我病的比较严重吗?太容易被南希GET到 *** 了,只是不知道南希在生活中是个怎么样子的人。
我是一个严重缺乏现实感的人,倒不完全是逃避,之前觉得无趣,大约是从来没有看到自己的真实。如今通过阅读南希,获得了全新的认知和体验,像是完成了180的转向,生活越来越好了。但是我必须说,此前的我一直活在梦幻之中,可能那里面有我理想的父母。我按照自己的想象缔造了这个世界,我很幸运的是,总是遇到愿意为我牺牲的人,用我发小的话说,我做了他不敢去做的。
尽管这样,我的华丽的梦幻还是破碎了,洒落了一地的玻璃渣子,现在我小心翼翼的用心将其拼起来,它应该成为现实里的艺术品,独领 *** 。
内摄性认同这个概念
你不如自己去看。投射性认同,是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。内摄性认同,是分析师打开自己防御,无意识接受分析者的投射性认同,以限定方式作出反应。为了达到治疗效果,分析师必须跳入分析者投射性认同的陷阱,但同时也要加入意识,选择跳出,不然,额,后果不堪设想。
原生家庭对亲密关系有什么影响
亲子之间、手足之间、好朋友之间的关系都是亲密关系的一种。在亲密关系中,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持久的相互依存,经常的相互作用,情感上的依赖以及精神上的满足。
所有的亲密关系中,婚姻关系是最基础的一种。
婚姻关系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从恋爱走向婚姻,从个体的发展走向婚姻共同人格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。如果可以经营好我们的婚姻关系,生命的宽度将得到更大的拓展;如果没有办法把握我们的婚姻关系,我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打折扣。
那么什么是婚姻共同人格呢?我们从一个咨询案例说起。
02
一对夫妻已经做了三年的咨询,起因是孩子上学的问题,随着咨询的进展,他们意识到根源出在他们的婚姻关系上。
所以,孩子的问题得到缓解后,他们决定继续接受咨询、在婚姻中得到成长。
咨询师反复跟他们确认说:“成长并不总是愉快和直线上升的,可能包含着各种痛苦、考验,还会打破之前虽然不喜欢但却习惯了的平衡,在螺旋式的进程中摸索和重建新的平衡。这个过程甚至需要一生的时间不断学习和发展。即使这样,你们还愿意试一试吗?”
妻子拼命点头,她说,之前的相处中,年长十岁的丈夫无条件宠爱着她,而她更像一个任性的小孩。这种类似父女的关系模式和没有原则的爱,反而让她产生了更深的无力感和莫名的愤怒,整个家庭生活完全陷入情绪旋涡、一团乱麻、毫无秩序。
妻子说,自己从小就立志,不要找一个像自己的父亲那样懦弱、一味忍让母亲的丈夫,也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变成母亲那样随意乱发脾气的妻子。当时嫁给丈夫,本来以为他是一个比自己更成熟、更有力量的人,没想到过着过着,居然又重蹈了父母的模式。她觉得如果丈夫成长起来,自己也会变得更好。
咨询师反问妻子:“如果丈夫成长起来,就意味着他将有力量拒绝你的非理性行为,不再替你背负属于你自己的个人成长责任,你愿意吗?”
妻子还没表态,一旁的丈夫开始拼命点头。他说:“日子过成这样,我也有很大的责任。但每次想到要改变就可能引发更大的冲突,我就退缩了。看起来我宠她是因为爱她,其实我知道,那是因为我害怕冲突。这个不仅影响到我的婚姻,也影响到我的工作了,我必须改变,成为有力量更真实的人。”
03
婚姻共同人格,最早是由美国精神分析治疗师迪克斯(Dicks,1967)提出,它是指一对伴侣或夫妻在潜意识中互相选择了对方,共同创造并维持着某种互动模式。这时候,伴侣双方不仅是两个人,也可以看做两人合力呈现的一个联合人格。
婚姻共同人格的发展,一方面会受到夫妻双方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,另一方面又影响着下一代的人格发展,所以,只有捋顺阻碍或捆绑着它发展的家庭遗留问题,让共同人格更成熟和完善,才有可能让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更好地成长。
比如,表面上,一对夫妻可能因为意见分歧才不断争吵,但在潜意识中,他们可能都因为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抗拒亲密,或是需要攻击对方,借此来重新经历自己熟悉的关系模式,虽然这些模式本来是自己意识层面想要避免的。
我们会感到很奇怪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?为什么在恋爱婚姻中越是想逃避父母的关系模式、却越是会重蹈覆辙呢?
04
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,存在着两个心理学上重要的概念——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。
投射性认同指的是:一个人把在某个重要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去,另一个人接受到这个信息后,在某种压力之下,真的会变成投射的人认为的那个样子,于是投射的人就证实了他最早投射出来的那些内容是存在的。
一个在缺少男性力量的家庭中的女孩,在成长过程中,一直缺少体验男性对家庭支撑的机会,于是她学会了”女性必须自立自强,自已帮助自己”这样的人生信条。
因为一直缺少依赖、信任或从男性那里获得帮助的经验,当她长大成人或结婚之后,无意识中她会感觉自己的丈夫是靠不住的,她必须依靠自己努力奋斗来照顾好自己。
她可能用很多行为方式将“丈夫靠不住”这个信息投射到丈夫身上去:
比如她努力奋斗,让自己的能力很强;
或者丈夫不管做什么,她都觉得不满意,从而削弱丈夫在家庭中的功能;
或者当她在生活中遇上困难时,她不相信丈夫可以帮到她;
再或者丈夫所取得的成绩她无意识中会否认其价值,等等。
慢慢地,丈夫真的就成为了一个对家庭没什么帮助的人,于是她就越发感到无法依赖丈夫的恐惧,也就越加努力地发展自己,丈夫被再一步削弱,这就完成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。
在这个过程中,妻子将她“得不到照顾和帮助”的恐惧投射给丈夫,丈夫在一个能干的妻子面前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,当他不管怎么样都无法满足妻子的期待时,于是他放弃了属于自己的部分功能,进而妻子在这个关系中感受到丈夫真的是靠不住的,她的预期便成为了现实。
妻子将父亲的“懦弱无能”投射到了丈夫身上,所以丈夫也真的越来越像父亲了。另一方面,妻子对母亲的内摄性认同又让她成为了自己本不想成为的母亲。虽然母亲暴躁的情绪让她害怕和厌恶,但却无意识中吸纳了母亲的这部分,长大后在婚姻关系中就成为了她。
05
所以,我们常说:婚床上躺着的不是两个人,而是六个人、甚至更多。亲密关系能引起无限的期待,也能搅动最深沉的混乱。要避免混乱的代际传递,就需要理清双方存在哪些投射性认同和内摄性认同,把婚姻看成一门共修课,彼此陪伴,在关系中修炼属于双方的、成熟有力量的共同人格,更好地抵御人生的风雨。